分析MIT、伯克利、莫纳什等国际顶级院校的化工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对标《华盛顿协议》,依据人才培养目标,重构并形成“工程素质-基础理论-特色培养-应用实践”全链条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工程与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现代化工科技与产业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需要。

一、建立工程素质课程群,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工程与社会责任、沟通与协商能力、工程管理能力等被认为是面向2030工程人才的核心素质。本专业率先系统开设“工程伦理学、工程经济分析与项目管理、化工安全与环保、能源转化中污染物控制基础、环境保护与绿色技术、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构建了“绿色化工”工程教育品牌素质课程群。充分挖掘工程素质课程的思政元素,强化学生工程和社会责任、安全与环保意识。

二、重构基础理论-应用实践”课程模块,强化工程能力培养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建立“启蒙-基础-高阶-应用”四年递进式工程课程体系。在保持化工学科“三传一反”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信息技术发展增设Python语言、化工过程控制与智能化等工程基础课程,形成“工程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和相应的实践课程模块,实现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的有机衔接并逐步深化。

1. 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与应用实践课程模块有机衔接

应用实践模块涵盖“实验-实习-设计”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三个层次。化工原理实验8个实验中设计型和研究型比例达76%。学科基础实验涵盖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和传递原理,共计8类实验。科教融合形成16类专业与创新实验,研究型比例达80%,通过气化-变换-合成气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等模块实验衔接,形成独具特色的从原料到产品的工艺实验教学体系。结合第二课堂的创新实践活动和毕业实践环节,形成四联动四层次机制,彻底补齐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短板。

2. “实验-设计-实习-创新实践四联动应用实践模块

3. 四类递进式实验具体情况

三、构建BUCT化工特色人才培养课程模块

根据化工产品研发和成果实施涉及的共性工程知识体系,构建面向实践创新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课程群,开设产品工程学、过程工程学、化工过程与系统计及实践化学工程实践研讨环境分析等工程课程,强化产品工程-过程工程-系统工程的工程全局观,提高学生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和解决化工技术难题中关键科学/工程问题的能力。

基于化工科技创新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构建化工拔尖研究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群,开设科技英语、科学研究方法与实践、Hot Topics in Energy and Chem. Eng.化工实验设计、国际化课程等,强化研究方法传授、渗透科学精神、开拓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开设可再生能源化工基础、燃料电池、太阳能利用技术等新能源课程,煤化学与化工、石油化学与炼制、能源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等主流能源课程,打造与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能源化工特色人才培养课程群。

4. BUCT化工特色人才培养课程群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