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我院孟祥桐老师入选北化第十七届优秀青年主讲教师

发布者:李颖发布时间:2022-11-04浏览次数:227


图片
图片

编者按:为加强一流本科教学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吸引和鼓励青年教师投身教学研究,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育青年教学名师,提高青年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更多的优秀青年脱颖而出,学校组织开展了第十七届优秀青年主讲教师的评选活动,共有12位青年主讲教师当选。快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图片

孟祥桐,化工学院副教授,第十七届优秀青年主讲教师,主讲《化工原理》。主要从事光热/光电转换技术、功能碳素材料开发等方面研究。2018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6-2018年在佐治亚理工学院交流学习。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Angew. Chem.、Adv. Energy Mater.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件。2019年获得首届“化工与材料”京博博士论文奖;2021年获得中国石化联合会-Clariant可持续发展青年奖优秀奖;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杰出审稿人。目前担任《Catalysts》、《清洁煤技术》学术刊物的青年编委。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等课题。

教师寄语:希望同学们都能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



窦美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关键材料与系统研究工作,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电解水衰减机理研究、膜电极寿命提升技术开发以及高性能电催化材料创制。2020年获得“北京化工大学年度重大科技进展”奖。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共承担国家级与企事业项目共13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38余篇。共讲授6门课程,包括必修课1门,选修课3门和实验课2门,2020年获“北京化工大学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22 年获“北京化工大学第十七届校级优秀主讲教师”。

教师寄语:脚踏实地,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张正平,见习教授,2017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现担任中泰本科生联合培养国际化课程Materials Physics负责人,同时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材料物理》、专业选修课《科技报告与演讲》、《新能源材料》等课程主讲教师,主要围绕能源、环境及工业电催化材料和电极器件的设计、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先后获得北京化工大学青年英才百人计划,北京化工大学2020年度重大科技进展,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联合基金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10余项。近年在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

教师寄语: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范一强,机电学院见习教授,2015年博士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电气工程学专业,2019-2020年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微流控系统与生命科学及能源领域的结合应用研究。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微流控技术与生命科学及能源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共发表SCI期刊论文40余篇,教改相关论文8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论文和专利的内容涵盖了微流控芯片的流动理论、芯片设计仿真、芯片规模化制备、微结构表征方法以及微流控芯片在生命科学与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等方面。

教师寄语:水滴石穿业精不舍,海阔天高学贵有恒。



尹嫱,副教授,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讲《数字图像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遥感图像处理及应用》《信息简史》等课程,曾获北京化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最佳教案奖,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研究方向包括遥感图像处理,雷达特征提取及应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科学装置-航空遥感系统极化处理软件等项目,担任科技部-欧空局国际合作“龙计划”项目中方Co-PI,是三部权威雷达遥感专著的主要译者。IEEE高级会员,曾任IEEE GRSS(地学与遥感协会)亚太区协调人,现任IEEE WIE(女工程师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IEEE BUCT学生分会指导教师。

教师寄语:同学们,信息是我们对抗不确定性的最有力工具。学好方法论,畅游信息海洋,把握发展机遇!



刘艳霞,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会计学》《成本会计》《政府会计》等,长期探寻启发式、自主学习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融入课堂,做课堂的主人。曾带领学生参加北京市ERP管理会计应用决策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得特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多项奖项;荣获北京化工大学2021-2022学年度“优秀班主任”称号;2022年被评为北京化工大学第十七届优秀青年主讲教师。学术研究领域为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在《会计研究》《改革》《管理评论》《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等CSSCI/SSCI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课题10项。

教师寄语:唯有创造,才有快乐。愿你在创造性学习中,品尝成功的甘甜。 



曾雅婷,女,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数字金融、会计,主讲《初级会计学》、《企业财务报告分析》等课程。曾获得过北京市高校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类A组三等奖、北京化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最美课堂”、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老师、北京化工大学第十七届优秀青年主讲教师等十余项教学奖项。主持过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软科学项目、博士后面上一等基金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横向项目6项以及教改项目3项,近三年在CSSCI、SCI和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教师寄语:希望同学们大学阶段明确目标、做好规划、努力奋斗,在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李晓翠,博士,硕士生导师,数理学院教师,主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参与指导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优良,深受学生和督导老师的好评。主持和参加多项教改项目。曾荣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北京化工大学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和北京化工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在科研工作方面,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数篇SCI学术论文。

教师寄语:不念过去,不负现在,不畏将来!



石薇,文法学院大学外语部教师,中美富布莱特FLTA访问学者。历年来主讲《英语精读》、《英语听说》、《高级英语》、《商务英语》、《跨文化口语》等课程,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评价优秀,深受学生好评。她深耕教学一线,努力实践大学英语课堂的突破和创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学过程饱满热情,注重学习过程的开展,打造跨文化交际的课堂氛围。历年来,获得“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一等奖,总决赛二等奖;“北京化工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外教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优秀奖,同时获评本年度“教学督导眼中的优秀在线课程”。此外,指导数十名学生获得“外研社大学英语竞赛”及“阅读写作大赛”的国家级及省级奖项。教研上,积极参与立项,发表论文4篇,译著、教材编写5项;并入选北京外国语大学及外研社联合创立的“产出导向法(POA)”第二届云教研共同体。

教师寄语: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申晓林,女,主要从事代谢工程及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致力于芳香族化合物高效工业菌种设计与创建的研究,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本领域顶级期刊发表相关文章18篇,H指数21,申请专利9项(授权2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2项,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技术转让(开发)合同2项,“863”计划子课题2项。受邀在本领域顶级期刊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撰写综述文章并多次受邀在AICHE等国际会议上做口头报告,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Nature Catalysi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审稿人。2020年,北京市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21年,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22年获北京化工大学青年英才百人计划资助(B类),2022年,北京化工大学优秀研究生辅导员。

教师寄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吴宁,男,中共党员,法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入职三年以来,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本科生课程6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研究生课程3门,获评“大学生最喜爱的十佳教师”“教学质量评估A等”“课外育人成果A等”“学生眼中的优秀在线课程”等荣誉。已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二等奖”“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 一等奖”等多类教学奖项,指导学生参与并获得“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三等奖”“北京市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特等奖”等多类奖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学术专著2部,发表CSSCI、北大核心等各类学术论文8篇,现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校级课改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各类课题5项。

教师寄语:奋斗未必会令你成功,但一定会令你成长。不言败、不放弃、坚持下去。



司明宇,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会理事会理事。主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业主课,始终推动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不断往深里学、往透里讲。在科研上,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术化、学理化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在《中国高等教育》《人民论坛》《中国教育学刊》《学术界》《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新闻战线》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有着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为雄厚的学术积累。在教学上,获评北京市第十一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大赛特等奖等奖励,主讲的思政课先后由《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

教师寄语:荣誉是有限的,唯有德行才是永恒的!




搜索
您想要找的